在MBR研究初期,生物反應器的構型一般為好氧活性污泥反應器。天源環保設備其主要問題是懸浮污泥濃度過高,導致膜污染速率快;脫氮除磷效果不理想;曝氣能耗較高。近幾年來,出現了MBR的改進工藝——復合型膜生物反應器,獲得了更好的污染物去除效果和更穩定的運行性能。復合MBR工[2]藝是將生物膜法或生物接觸氧化法與活性污泥法結合而構成的復合生物反應器(Hybridbioreactor,HBR)與膜分離的聯用工藝。
在HBR—MBR工藝中,附著生長的生物膜和懸浮生長的活性污泥2種形式的微生物共存,二者發揮各自的優勢,共同承擔去除污染物的作用,使得出水水質得以提升,出水氨氮濃度低于活性污泥MBR,同時抗沖擊負荷的能力得到增強。因生物載體的介入而形成的生物膜具有多層結構,從外至內因氧傳遞阻力的增加而形成氧濃度梯度,進而構成外層以好氧為主而內層以缺氧或厭氧為主的微環境,有利于提高系統的生物脫氮除磷能力。
另外,復合生物反應器中微生物群落結構多樣化,生物的食物鏈長,可有效改善污泥性狀,提高其處理能力。與傳統高濃度的活性污泥工藝相比,HBR-MBR工藝由于總生物量中懸浮污泥濃度的減少而有利于減緩膜污染,提高系統運行的穩定性。
發展現狀
目前全國依然有22.3%的縣城沒有設立污水處理廠,而重污染的廠家大部分都分布在城市的邊緣和縣城。由于污水處理廠是工廠排污最后一道“過濾器”,而且不少工廠排污依然不符合標準,造成了污水處理廠難以負荷大量的排污量。而且許多早期建設污水處理廠設備較落后,處理能力較差,加重了排污凈化的壓力。前瞻產業研究院認為,這也是污水處理廠被迫成為“排污大戶”的重要原因。
不僅污水處理方面存在資源分配不均的問題,固廢處理等其它環保領域也存在明顯的區域空白或是區域分布失衡現象。因此,《中國環境污染防治專用設備產銷需求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前瞻》中分析認為,環保設備企業研究市場需求和布局全國市場時,要充分考慮到目前這種區域間的落差,在政策的大力推動下,得以抓住下一階段的環保市場潛力釋放期。
對于污水處理設備企業來說,前瞻產業研究院認為,縣城污水處理廠的新建和老舊設備升級改造是重要的目標市場。而當前近七成的污水處理設備產自北京,也就是說大部分其它省市的污水處理廠可以抓住這個機會,借助“近水樓臺先得月”的優勢,將目標市場瞄準周邊縣城,快速乘上環保政策的“東風”。
前瞻產業研究院分析認為,一方面,由于污染防治資源地區分布失衡;另一方面,設備老舊和處理能力較差,造成環保領域“漏洞”百出,出現污水處理廠被迫成為排污大戶的無奈。環保設備企業可以抓住這個不平衡創造出來的需求,合理布局未來一段時間的市場,及時趕上環保政策“東風”。
本文由“瀅源水處理設備”整理發布,轉載請注明,原文地址:http://www.dgyingyuan.com/news/272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