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工位級進模的排樣中,除了遵守普通沖模的排樣原則外,還應考慮以下幾點:
①先制作五金沖壓件展開毛坯樣板(3~5個),在圖面上反復試排,待初步方案確定后,在排樣圖的開始端安排沖孔、切口、切廢料等分離工位,再向另一端依次安排成形工位,最后安排工件和載體分離。在安排工位時,要盡量避免沖小半孔,以防凸模受力不均而折斷。
②第一工位一般安排沖孔和沖壓工藝導正孔。第二工位設置導正銷對帶料導正,在以后的工位中,視其工位數和易發生竄動的工位設置導正銷,也可在以后的工位中每隔2~3個工位設置導正銷。第三工位可根據沖壓條料的定位精度設置送料步距的誤差檢測裝置。
③五金沖壓件上孔的數量較多且孔的位置太近時,可分布在不同工位上沖出孔,但孔不能因后續成形工序的影響而變形。對有相對位置精度要求的多孔,應考慮同步沖出。因模具強度的限制不能同步沖出時,應有措施保證它們的相對位置精度。復雜的形孔可分解為若干簡單形孔分步沖出。
④成形方向的選擇(向上或向下)要有利于模具的設計和制造,有利于送料的順暢。若成形方向與沖壓方向不同,可采用斜滑塊、杠桿和擺塊等機構來轉換成形方向。
⑤為提高凹模鑲塊、卸料板和固定板的強度,保證各成形零件安裝位置不發生干涉,可在排樣中設置空工位,空工位的數量根據模具結構的要求而定。
⑥對彎曲和拉深成形的五金沖壓件,每一工位的變形程度不宜過大,變形程度較大的沖壓件可分幾次成形,這樣既有利于質量的保證,又有利于模具的調試修整。對精度要求較高的成形件,應設置整形工位。為避免U形彎曲件變形區材料的拉深,應考慮先彎曲45°,再彎成90°。
⑦在級進拉深排樣中,可應用拉深前切口、切槽等技術,以便材料的流動。
⑧當局部有壓筋時,一般應安排在沖孔前,防止由于壓筋造成孔的變形。突包時,若突包的中央有孔,則有利于材料的流動,可先沖一小孔,壓突后再沖到要求的孔徑。
⑨當級進成形工位數不是很多、工件的精度要求較高時,可采用“復位”技術,即在成形工位前,先將工件毛坯沿其規定的輪廓進行沖切,但不與帶料分離,當凸模切入材料的20%~35%后,模具中的復位機構將作用反向力使被切工件壓回條料內,再送到后續加工工位進行成形。文章來源:https://www.sddywj.com/news/457.html
新聞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