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線數字電視基礎知識
從1994年開始,我國在積極地、慎重地實施“中國信息基礎設施”計劃(CNII)。其宗旨是建設全國綜合信息業務網。由于人類已經進入信息社會,信息產業鏈逐步形成,把綜合信息業務網形象化,稱之為信息高速公路。因此,也可以把CNII叫做中國的信息高速公路計劃。
現今,公用數字數據網(China DDN)為用戶提供數字專線業務,用戶可以進行單向、雙向及N向的廣播、會議電視;實現點對點、點對多點及多點對多點的數字數據業務;中國分組交換數據網(China-PAC),為用戶提供數字電話業務;以上兩種網絡簡稱數字數據業務網。
中國公用計算機互聯網(ChinaNET-Internet),它是DDN和PAC的增值業務網;我國已建成世界最大的有線電視網(CATV),網絡干線總廠約300萬千米,1.2億用戶可以收看模擬電視或數字電視節目。
未來的信息高速公路上,傳遞最多的信息是交互式電視(ITV)和其他視頻信息。綜合信息業務網發展方向是“三網合一”,即數字數據業務網、計算機互聯網和有線電視網合并為一個網。傳遞信息的媒體有圖像、圖形、聲音、數據、文字等多種媒體,集多種媒體為一體稱作多媒體。實際上電視就是一種多媒體。未來的多媒體則是使用計算機對圖像、圖形、聲音、數據、文字等多種媒體進行選擇、控制和重新組合,其過程就是模擬電視數字化。
什么是數字電視?什么是模擬電視升級為數字電視?
電視(TV)是把活動景物和圖像轉變成電信號,經過傳播而重現的過程。這類電信號是對活動景物和圖像的模擬,于是產生了模擬電視。模擬電視信號的時間連綿不斷地延拓,電信號的強度連續變化,而數字電視信號的強度為周期性脈沖式樣。也就是說,數字電視信號的強度是斷斷續續變化的。由數字電路實現轉換過程而產生數字電視信號。
模擬電視升級為數字電視,圖像質量大大提高,成本大幅度降低,并為“三網融合”提供了技術上的可行性。戰略意義更大,數字電視技術的發展將誘發電視產業變革,國際社會稱數字電視技術為一項“戰略技術”,視有線數字電視網為最有前途的信息高速公路。2004年,美國的有線數字電視業務產值首次超過了電信業務。2006年12月,荷蘭成為第一個有線數字電視國。
提升圖像質量就是提高清晰度。數字電視可分為高清晰度電視(HDTV)、標準清晰度電視(SDTV)和低清晰度電視(LDTV)。距離顯像屏幕高度的3倍處為觀看點,HDTV圖像的清晰程度可達到或接近35mm寬銀幕電影的水平,也就是說,與觀看原始景物或現場表演的感覺相比,視力正常的觀看者感覺相同。普及型SDTV可達到模擬電視的演播室標準;LDTV對應于激光視盤(VCD)水平。
以上三者的區別是傳輸比特率不同,比特率越大清晰度越高。當然,比特率越大所占用頻帶寬度越寬。我國規定一個頻道的帶寬是8MHz。一個頻道設置一套模擬電視節目,則為有線電視頻道配置表;對于數字電視,稱一個頻道為一個物理頻道。一個物理頻道設置一套節目為HDTV,設置4~6套節目就成為SDTV。評價模擬電視的圖像質量采用五級損傷標準,在模擬電視演播室里,圖像質量為五級。有線數字電視用戶看到的圖像質量,SDTV就相當于模擬電視的五級。
與模擬電視相比,數字電視的顯著亮點有一下幾個:
1、 圖像清晰度提高1~2倍,不會產生熱噪音積累。
2、 色彩逼真,無串色;不會產生非線性失真干擾積累。
3、 可移動接收,無重影。
4、 節目套數可增加到500個以上,成本反而降低。
5、 伴音亮麗,容易實現數字環繞立體聲,還有多語種功能。
6、 能開展多種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