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有關資料顯示,我市是全國110個重點缺水城市和13個資源型缺水城市之一。我市年均降水量100mm,蒸發量2400mm,蒸發量是降水量的24倍。水是人們生存、生活不可替代的生命源泉。我們在為城市水資源緊缺絞盡腦汁的時候,卻忽略了雨水這個可以充分利用的天然淡水資源。盡管城市雨水總量并不能徹底解決城市水資源緊缺的實際問題,但“留住雨水”和收集利用雨水,對于緩解城市水資源緊缺的壓力,改善生態環境意義重大而不可忽視。
雨水的收集利用并不是新鮮事。根據有關資料顯示,我國早在秦漢時期就有修建池塘攔蓄雨水用于生活的記錄,而西北地區水窖的修筑已有幾百年的歷史。國外收集利用雨水的記錄也不乏其例,而真正現代意義上的雨水收集利用尤其是城市雨水的收集利用,是從20世紀80年代到90年代約30年時間里發展起來的。隨著城市化的進一步加速,城市缺水的矛盾進一步加深,環境與生態問題也同步擴展。為了解決缺水、環境、生態等一聯串的矛盾,人們把注意力放到了對雨水的收集利用上了。
城市雨水收集利用作為公益事業,不僅具有環境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還有潛在的直接或間接經濟效益。目前,我市在雨水收集利用上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理念上的差距。一方面,政府有關部門對雨水收集利用沒有高度重視,沒有擺在合適的位置去深入研究。另一方面,政府有關部門沒有把技術力量集中在對雨水收集的研究和開發上,如城市路基低于綠地,造成雨水白白流失。為此提出如下建議:
一、制定相應的雨水收集利用政策。在國外,早在20世紀90年代,德國、日本等國家就制定了對雨水收集利用的鼓勵政策,收到甚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根據目前我市城市規劃和建設中忽視雨水收集設計與應用的實際問題,為更合理、充分地利用雨水資源、緩解城市水資源嚴重緊缺,改善生態環境,實現雨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應制定政策,規定新建小區,無論是工業區,還是居民住宅小區都要設計雨水收集利用等設施。馬路、廣場、操場、綠地等等,都是收集雨水的好地方。尤其是在綠地,必須要有雨水收集通道。要建立公共基金,對積極開展雨水收集的單位進行補貼。
二、在城市道路兩側修建蓄水池。城市雨水收集工作是民心工程。近年來,暴雨頻發,降雨強度驟增,來得快、下得猛,給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帶來嚴重影響,暴露了城市排水設施不足、河道泄洪不暢、管理體制不順等諸多弊端。政府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城市雨水收集,考慮當前、謀劃長遠。
三、加強對城市雨水收集利用的監督管理。城市雨水收集利用涉及氣象、水務、城市建設、綠化、環保等問題,具體實施需要城市建設規劃、房地產開發、市政管理、環境保護等多部門進行合作。要建立機制,制定規劃,加強對各項工程實施的管理與監督。
四、引導和加強對雨水收集利用的科學研究,以滿足城市雨水收集的客觀需求。收集雨水首先要有一個集水面,再配一套輸水管,最后是蓄水池。收集雨水的系統并不復雜,投入最大的是蓄水池,其次是輸水管。就目前的條件而言,收集雨水缺的只是蓄水池。而建蓄水池也并不是一件很復雜的事,只要在城市道路旁邊的花園或綠地底下建一個蓄水池,上面留一供取水和清掃池底垃圾的口,頂上覆蓋土并種上綠草。這樣的蓄水池還可以和人防建筑相結合,一方面滿足了人防的建設指標,另一方面又增加了一條收集利用雨水的投資渠道。只要在城市道路旁邊每隔一定的距離建一蓄水池,再把各個蓄水池串聯起來,把一個個分散的小蓄水池變成一個統一的蓄水系統,結合城市道路兩側綠化帶的用水,這樣就可以方便地收集和利用雨水。
五、亞源塑膠致力于海綿城市雨水收集利用技術創新。亞源塑膠緊跟時代步伐,始終堅持“致力環保 服務民生”的企業發展理念,一方面高效的塑料檢查井排水系統,成功解決城市排水系統效率低,城市內澇看海的問題;另一方面:采用節水儲水的海綿城市建設理念,成功開發出來了一系列雨水收集系統產品,通過對雨水的分流、截污沉淀、PP模塊池存儲、殺菌消毒等過程,將天然降水合理回收利用,達到分流雨水、存儲雨水、節約自來水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