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網絡攝像機市場初步階段
高清網絡攝像機的成本,仍然是阻礙其市場快速發展的主要因素。據調查顯示,2011年較2010年網絡攝像機普遍降價約10%,其中高清監控攝像機降幅達25%左右。但是,隨著高清網絡攝像機供貨量增加,CCD、CMOS等核心器件價格下降,整體價格也將進一步下降。
高清網絡攝像機將會與更多的行業應用相結合,在未來可以實現行業業務信息與高清網絡攝像機的無縫結合,從而為用戶帶來更高的系統效能。例如,高清網絡攝像機通過圖像識別,實時的將一些信息通報給業務單位,以便起到快速預警的作用。
高清網絡攝像機將于互聯網技術更好的融合,可以為多用戶提供多種不同方式的實時圖像碼流。高清網絡攝像機還能通過E-MAIL、彩信等工具發出報警信息及圖像。還能通過微博、QQ等互聯網傳播工具,與終端進行數據交互,例如實時錄像的播報等等。
高清網絡攝像機可以根據用戶的需要加載各種應用程序,由于高清網絡攝像機是帶有操作系統的嵌入式設備。各種不同的應用程序可以通過管理員下載到高清網絡攝像機中,就像我們的智能手機下載應用程序一樣。這樣可以使得高清網絡攝像機的應用更加符合用戶的需要。
高清網絡攝像機與智能功能的結合,百萬像素的高清網絡攝像機為智能算法的實現提供了良好的環境。智能算法可以基于高清的原始圖像,做一些識別性的應用。例如:周界警戒、物品被盜、危險品遺留、流量統計、火焰檢測、人臉識別、車牌識別等,滿足不同行業客戶的需要。
智能網絡攝像機引領監控前端
前端智能是視頻智能分析技術的主要應用形態之一,網絡攝像機與模擬攝像機由于硬件結構等先天因素,因而在智能的實現模式上完全不同。我們知道,一臺智能攝像機必須由包括攝像鏡頭圖像采集環節、A/D與圖像預處理環節、智能分析與計算環節、編碼壓縮環節、網絡傳輸環節五部分組成。網絡攝像機本身就具備圖像采集與處理、編碼壓縮、網絡傳輸模塊,只需添加一個智能分析計算模塊即可組成智能網絡攝像機,視頻圖像經智能網絡攝像機進行分析處理后就可依據需要傳遞至管理中心(如圖1所示),甚至一些要求不高且CPU性能較強的網絡攝像機只需直接灌入智能分析軟件就能實現一系列智能化的應用了。
而模擬攝像機則不然,其結構一般只有圖像采集處理環節,圖像編碼壓縮則通過DVR或其它外部編碼設備來完成,在這樣的結構上直接內置智能芯片來實現智能應用的成本較高,所以模擬攝像機的前端智能大多采用外接智能盒的方式。即由智能分析盒負責對攝像機提供的圖像信息進行智能分析,然后將結果傳遞至編碼設備(如DVR等),再由這臺編碼設備傳輸至管理中心。也就是說,與上文一體化的網絡智能攝像機不同,模擬攝像機的智能化必須通過多臺獨立的設備分別操作才能完成。如圖2所示。
雖然目前通過外接智能盒實現智能應用還較常見,但由于這種分體式前端智能解決方案一方面設備多,在建設和維護方面都較繁瑣且成本高,另一方面,多設備間的互通與運行也會存在不穩定等諸多問題。而相比之下,基于DSP芯片的一體化智能網絡攝像機則不論在成本投入還是系統的安全可靠以及擴展性能方面都具有明顯優勢。
另外,還有更重要的一點,前端智能的實現前提是高質量圖像,越完善、越豐富的智能就需要越清晰的圖像,前文也提到,智能的應用要真正普及必須先普及高清監控,而模擬攝像機如果要實現高清就必須對視頻源不做壓縮處理就進行傳輸,傳輸方式雖既有模擬化的YPbPr分量傳輸,也有數字化的DVI、HDMI或者HD-SDI傳輸,但不論哪種,這些傳輸手段所需要的線纜等成本都將非常高昂,根本不可能真正做到普遍性應用。而網絡攝像機的高清化卻是采用基于高效壓縮的、網絡化的方式進行傳輸,其傳輸線纜就是網線,與標清時代的IP傳輸是完全相同的,不會增加部署成本,成本的有效控制對普及應用來說肯定是非常重要的因素。由此可見,在高清領域,網絡高清攝像機必然是主流。并且,隨著網絡與高清技術的不斷成熟,網絡高清攝像機的市場規模已在迅速擴大,款型與性能都幾乎已可與發展多年的模擬攝像機相媲美,相應的,網絡攝像機越發展,一體化的智能前端應用也將越普遍,而智能視頻分析盒則會慢慢淡出市場。
網絡攝像機應用民用市場前景好,普及需努力
傳統的安防大多以視頻監控為主,并大多局限于受限范圍內監控。而目前視頻監控已由傳統的安防監控向專用和民用發展。同時互聯網和寬帶網絡技術的迅猛發展使現有的寬帶網絡已能夠滿足用戶視頻監控多方面的需求,這使得基于寬帶網絡的數字化、網絡化遠程視頻監控業務形成巨大的發展潛力。隨著全球寬帶市場的高速發展,一方面各大運營商紛紛對寬帶應用大力推廣,另一方面近幾年寬帶使用價格的進一步降低,成為了人人用的起的線路,使得寬帶應用迅速普及。因此,在廉價的寬帶線路上實現遠程視頻監控成為了一個更廣泛的需求。全球各大電信運營商相繼推出了基于寬帶網絡的視頻增值服務,中國電信和中國網通、中國移動也相繼開展了視頻增值應用,他們對網絡視頻監控設備的需求急劇增長。
根據相關資料統計民用安防產品在國外的普及率達到70%以上,其美觀、安全、智能、安裝簡便等超性價比的優勢,一直是國外家庭的首選安防產品。國內巨大的民用市場潛力也蘊藏著巨大的商業機會,根據有關機構推測,如果按照我國現有的城鎮居民家庭1億戶計算,結合國民經濟GDP增長率以及中國城市化發展速度,未來5年我國城鎮居民家庭預期購買總量將達到5000萬套,按照每套1000元計算,市場規模將達到500億元人民幣,平均每年也有100億元的市場需求,沿海經濟發達的農村地區還未納入銷售范圍。民用安防市場前景巨大,但是以前的安防系統都是根據專業場合的應用而設計的,在易用性、價格、功能等方面不適合民用場合的使用。這也使得民用網絡攝像機應運而生。
網絡攝像機在看似美好的民用市場中,真正的實際應用究竟是怎樣的呢?在擁有全國70%的安防產品和安防企業的深圳,筆者了解到絕大多數的安防企業表示對網絡攝像機前景看好,許多企業也都在為進入網絡攝像機市場做準備,但真正已經開始做網絡攝像機的企業并不多。大多數企業都不想與新的商機失之交臂,但又看不清網絡攝像機真正的市場前景,因此多數企業都還在觀望中。有業內人士直接指出:“網絡攝像機市場很大,但不是現在?!?
安防產品中一般產品安裝都需要專業的安裝人員,網絡攝像機是結合傳統攝像機與網絡技術所產生的新一代攝像機,它可以將影像通過網絡傳至地球另一端,且遠端的瀏覽者不需用任何專業軟件,只要標準的網絡瀏覽器即可監視其影像。
上一頁12下一頁在本頁顯示剩余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