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國民經濟和高新技術的穩定、持續、快速發展,促使我國鋁冶煉和鋁型材加工業發展十分迅速。我國鋁材 鋁合金型材 工業鋁型材產量在2006年已達879.3萬噸,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位;2007年產量高達1250.8萬噸,同比2006年增長42.45%,再創歷史新高;2007年進口工業鋁材69.0萬噸,同比2006年增長0.6%;出口工業鋁型材185.3萬噸,同比2006年增長49.5%,鋁合金型材凈出口116.3萬噸;2007年,我國工業鋁材表觀消費量為1134.5萬噸。在2008年1-6月份我國鋁工業的產量中,氧化鋁產量1112.9萬噸,比2007年同期增長7.1%,預計2008全年產量為2300萬噸;電解鋁產量662.0萬噸,比2007年同期增長12.9%,預計2008全年產量將達1450萬噸;鋁加工材687.9萬噸,比2007年同期增長38.3%,預計2008全年產量將達到1400萬噸。
高端工業鋁材在列車高速行駛的過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而在“7·23”動車變亂之后,產能本已過剩的高鐵及軌道交通用鋁材的需求敏捷降溫。
跟著中國高鐵時代的來臨,時速公里以上的高速鐵路越來越普及,極大地便利了人們的出行。
工業鋁材廠家據領會,一般認為列車運行的最高速度在每小時200公里以上的鐵路,就可以叫做高速鐵路。我國自2007年以來開通的動車組時速在200—250公里之間,城際高速列車甚至達到了300—公里的時速。那么,高鐵列車高速行駛的奧秘在哪里呢?普通列車和高鐵列車之間有什么區別?恐怕很少人知道,高端工業鋁材在列車高速行駛的過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是高鐵時代的一個幕后英雄。
工業鋁材:高鐵車廂的最佳搭檔
列車的高速行駛是一項系統工程,此中包含良多的技術條件和方式,而鐵道列車的輕量化是實現列車高速重載的一個重要路子,即在其他條件不異的環境下,列車重量越輕速度就越快。鋁型材無疑是輕量化最好的材料,早在20世紀50年月,世界上較發家的一些國家就開始采用鋁型材來制造鐵路車輛,包羅美國、加拿大、日本、俄羅斯、德國和法國等國。
從材料的特性來分析,比較一下鋁合金和鋼材的密度和強度,我們就知道鋁合金實在是高鐵車廂的最佳搭檔。鋁合金的密度概略是鋼材密度的三分之一,所以體積不異的話鋁合金的重量是鋼材重量的三分之一。
以高鐵為例,據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鋁業分會副主任郎大展介紹,由于材料的特性與焊接方式的現代化,時速公里以上的高速列車必需利用鋁合金材質,350公里以上的列車車廂除底盤外全部利用鋁型材。一個高鐵車廂利用的鋁合金概略有10噸左右,這樣整個車廂的重量要比全部利用鋼材減少一半以上。高鐵車廂大量利用鋁合金材質,能有效地減少列車的重量,發生更大的牽引力,從而提高速度,而且能節能減排,實現一舉多得。
在強度方面,純鋁的強度很低,可是添加必要元素形成的合金具有較高的強度,其“比強度”(強度與比重的比值)勝過良多合金鋼,成為理想的結構材料。高強度的鋁合金抗拉強度大于480兆帕,完全能合適高鐵列車車廂的強度尺度。同時鋁合金的塑性好,可加工成各類型材,具有優良的導電性、導熱性和抗蝕性,工業上廣泛利用。
鋁合金有多種類別,此項用于高鐵車廂的多是6000系列鋁合金,其合金是鎂和硅兩種元素,是一種鋁鎂硅合金。
由于工業鋁型材具有質量輕、成型優、強度高、耐腐蝕、壽命長、可再生、少污染、維護費低等多種利益,在廣大材料中脫穎而出,已經成為了高鐵的最愛。鋁合金材料在車廂上的大規模利用使得高鐵列車大大減輕了重量,為列車的高速行駛做出了重要貢獻。
高鐵時代高端工業鋁材需求猛增
由于中國近幾年大規模成長高速鐵路,對高鐵車廂鋁材的需求很是大。然而軌道交通車體鋁型材的出產對技術要求相當高,固然此項技術的應用在國際上已有三十多年的歷史,但工藝復雜、出產過程節制難度大,世界上只有四、五個國家能夠出產。四、五年前,我國軌道交通車體鋁型材幾乎全部依賴進口,每噸進口車體鋁型材價錢最高達到13萬多元,幾乎是鋁錠價錢的1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