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可以說是塑料行業最動蕩不安的一年!傳統旺季遲遲不來、各種環保政策、省級政策、安監督查、停產限產、新材料前景迷茫......面對這些材料人都嘆息不已,沒人愿意輕易吐露自己的難處,可今年的材料人是真的難吶!
1
政策趨嚴 再遭“一刀切”重創
惶惶不安 關停、倒閉潮來臨
從目前的市場情況看來,除了化工安全檢查,近幾年毫不消停的環保督查也是愈演愈烈,山東、安徽、四川、浙江......一個個的都成環保督察重災區......回憶下去年全國各地原材料價格漲了一輪又一輪的“盛景”
沒有利潤 我拿什么救你——經銷商
別再說干塑料銷售賺得多,干塑料銷售很輕松了房租那么貴,員工工資那么高。每一次上游廠家漲價,經銷商、代理商都好害怕,一邊怕跟漲,一邊又怕失去客戶,剛簽的單子又要提價,客戶那邊要安撫,安撫不好客戶就要跑!
賒賬死得快
環保安檢、遇上各種原材料漲價的時候,塑料人本來就很艱難了,可是很多客戶還要求賒賬;其實賒賬就是找死。賺你5%,一年資金流動4次,總體賺15%;如果你賒賬一年,銀行貸款要10%(有的更高),我要倒虧5%了。
眼球經濟時代,酒香也怕巷子深
這年頭就是眼球經濟時代,所以每個銷售都要從被動變主動。不相信嗎?如果馬云賣塑料,牌子直接就宣傳出去了。傻等客戶時代已經過去了,酒桌上談生意也已經過去了……以前賣的是產品,現在賣的是服務。
運輸成本不斷攀升
近2年出臺《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后,全國各省市對重型汽車進行管控。在重型柴油貨車主要通行道路、物流貨運通道等開展聯合執法,加強高排及超標排污車輛的處罰。
不創新更沒有“錢途”
到了9102年,“創新改革、降本增效”也成了塑化行業的主旋律。隨著國家對新能源汽車、家電等行業發展的大力支撐,越來越多的新材料企業開始突破,去尋找最適應當前市場的發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