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22和R134a都是廣泛使用的制冷劑,主要用于空調領域,(R134a主要用于汽車空調),國內冰箱已經廣泛使用R600,國外的空調則普遍采用R410和R407c。
由于R22對臭氧層有破壞作用,同時溫室氣體潛能值高達1700,是被蒙特利爾議定書強制淘汰的產品。Rt34a雖然不破壞臭氧層,但是溫室氣體潛能值也高達1300,同樣受限。歐洲在淘汰R134a方面走在前列。2004年歐盟通過的法規要求,2011年1月1日起,禁止新生產的汽車使用GWP值高于150的制冷劑,在2011年至2017年六年間,按比例淘汰GWP大干150的制冷劑,2017年1月1日起,禁止所有汽車空調使用GWP大于150的制冷劑。
R22目前國內產能約40萬噸,需求量約30萬噸,其中20萬噸用作制冷劑,10萬噸用作化工原料。
今年以來,R22和R134a的價格都大幅上漲。原因一是在國內家電下鄉等政策的拉動下,空調、冰箱、汽車等使用制冷劑的產品產量迅速增加,帶動了制冷劑的需求。二是歐美淘汰相關生產裝,一方面減少了供給,另一方面配套的氯堿等裝的關閉,減少了原料三氯乙烯和甲烷氯化物等的供給,原材料成本開始上漲。
R22和R1 34a2009年時低點價格分別在7000元和3萬元,而目前達到了16000和56000元。
對于這兩種制冷劑的未來,如果說R134a淘汰不淘汰還有點爭議外,R22作為破壞臭氧層的物質,是沒有任何爭議的。長期來看,這兩種物質由于其溫室氣體潛能,也不得不退出歷史舞臺。R22的淘汰要比R134a更加迫切。但是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歷史時期,我國仍處于強制淘汰的前夜,仍未開始正式禁止生產銷售,而處于拉動經濟的考慮R22的下游又受到了政策的鼓勵和拉動,所以R22產業反而迎來了一個“夕陽黃金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