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元期貨是騙子嗎?交易風險的三層分級
第三,雖然概率占優勢,但樣本分布嚴重不均勻,給系統帶來破壞性
不是每個系統都能享受到市場領導者用策略所針對的待遇,只有效果好、用戶數量巨大的系統才能享受到。所以就真實情況而言,我不確定是否有主力刻意針對你的10-20金叉系統,這樣的系統是否有長期的正收益預期。但如果拋開客觀事實,我們可以簡單以這樣一個系統為例,簡單說明這樣一個系統是如何與三種不同類型的風險相互作用的,這一點我還是可以做到的。
首先,當10日均線自下而上穿越20日均線時,金叉就出現了。同時也發出系統買的信號,我們就買。然后,當10日均線再次穿越20日均線時,發出賣出信號,我們就退出市場。不知道我的理解是否正確,是否有偏差。
那么對于這樣一個系統,第一種風險,也就是系統性風險,是如何運作的呢?這主要表現為系統產生的買入信號,會有相當大的失敗率,從而造成相當大的損失。
首先,我們假設這個10-20金叉系統確實是一個可以產生長期正收益預期的系統。所以,在這樣的前提下,如果能長期堅持使用這個系統,一定會有不錯的收益。但問題是,我們沒有更好的方法來判斷它是真信號還是假信號。我們只能通過試錯來嘗試系統發出的每一個信號,這必然會產生相當大的損失,或者說成本。而且,沒有絕對準確的判斷方法來判斷市場的真實性,我們不能試圖放棄一個或幾個信號。因為系統中沒有買入信號或者我們放棄的信號,所以不會有能給你帶來收益的大的市場波動機會。這是同一個輸贏的由來!
你在試圖規避風險的同時,也放棄了獲取利潤的機會。我把這種類型的風險稱為系統風險,我選擇在制定操作規則時充分擁抱它的存在,把它從交易損失的概念轉化為交易成本的概念。
現在,讓我們進一步討論這個問題。讓我以拋硬幣為例。我們都知道,一枚硬幣有兩面,每擲一次,任何一面出現的概率都是50%。你連續扔的次數越多,比如1000次,10000次,正反兩面總數就越接近。
但同時,我們也需要知道,認為時間越長,正反發生的總數越接近是絕對正確的。但在樣本分布上,沒有1倍的負,產生5倍甚至10倍的正是相當可能的,而且國外數學家已經證明,這樣的樣本分布比理論上原先認為的更大、更頻繁。所以,如果你是一個成熟的交易者,面對連續5到10次的失敗信號,你可能會有很好的心態去抵抗過去,因為你知道只要你不死,未來就會有一個區間,你的信號會持續正確,從而在概率上抵消當前巨大的、無法承受的成本。換句話說,你能面對和容忍這樣的極端情況,是因為你的成熟,你的想法,你控制自己思想的能力。
但是如果你是一個不太成熟的交易者呢?當連續出現五個故障信號時,你用什么來保持冷靜?難道你從心底里不懷疑這樣一個體系的有效性嗎?
重要的是要知道,這個市場上的任何交易者交易的不是市場給我們的品種,而是我們自己對市場的看法。一個讓你懷疑的交易系統,你很難客觀執行,于是你開始智能判斷信號的真實性。也許你當初放棄一兩次的信號真的失敗了,心里暗暗高興。然后你第三次放棄的信號突然沒有如你所料走出失敗的趨勢。反而越來越強。最后,當你算賬的時候,你會發現,如果你做了這筆交易,利潤就足以抵消10個無效信號造成的損失。如果一開始就堅持使用你的系統,可能需要連續虧損七次,但最后第八次信號帶來的利潤將足以抵消之前所有的虧損和盈余。
你痛苦,你迷茫,最后你的心智失控!你開始亂搞,你不再堅持任何系統完全按照你的感覺運轉。然后更可怕的事情發生了。因為你的不成熟,你無法堅持你的制度,最終導致你精神崩潰,你的精神崩潰引發了第二種風險,這種風險更可怕,真的會毀了你。——人是主觀風險!
要知道系統性風險,不管它在一段時間內給你帶來多大的損失,不管它會讓你多么痛苦,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它永遠不會毀滅你。如果你被你的制度毀了而一點錯誤都沒有,那只能證明一件事,那就是你從一開始就是錯的,你堅持的制度根本不是一個能給你帶來長期正面預期收益的制度。
它會摧毀你的系統,它的長期預期回報肯定是負100%。其實大部分交易者根本不是被自己的制度毀掉的,而是因為自己的不成熟,缺乏經驗,沒有正確的想法等等。他們自己的原因,在他們的系統中,存在嚴重的樣本分布不均或者任何其他他們無法接受或者處理的原因,以至于他們的內心失控,從而導致了第二種最擅長摧毀交易者的風險。本質上大多數交易者都是自己毀的不是嗎?
所以只要是一個系統,只要是人操作的,就會有人自身原因造成的第二種風險,而第二種風險不僅是巨大的力量,而且往往是我們自身沒有處理好第一種風險或者第三種風險造成的,導致我們同時承擔多重風險。
我不相信在這種情況下,很多人的賬戶可以直接爆炸而不造成重傷。